1980~2000出品的台灣金唱片有八成出自陳建平的手中
“多少歌手成名前曾在錄音室打雜,憑借的就是對音樂的狂熱。”最具代表的一代巨星,莫過於當年在念高中的周傑倫,只是在吳宗憲的公司當打雜小弟,卻難以預料地在幾年後變成天王巨星。而如今叱吒互聯網世界~視頻網站PPS創始人徐偉峰,到大陸創業之前也曾在臺北的雅絃錄音室當過徒弟,這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徐偉峰當年的師傅,就是雅弦錄音室(A-String Studio)的陳建平老師。今天我們談台語歌,就不能不談談這位資深的混音大師。江湖傳說中,雅弦錄音室是不計其數的當紅歌手的秘密基地,最鼎盛時期,是當年全台最大的錄音室,共有9間錄音室在臺北市的八德路四段上,在1980年代初到2000年的20年裡,這裡是許多唱片、錄音成品孕育的溫床,你所知道的許多台語暢銷歌曲皆來自於此,陳建平老師也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錄音專業人才。
作為一個錄音師,陳建平老師有著一對“金耳朵”,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和諧音符。作為一個製作人,他有一雙犀利的眼睛,判斷面前的歌手是會一炮而紅還是會默默無聞。入行四十年,他從台灣到北京,到深圳,再到廈門,燃燒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早期台灣的唱片錄音技術
先簡單回顧一下臺灣唱片錄音技術的早期發展情況。日本蓄音器商會1910年成立的同時,也在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臺北“榮町”(現臺北衡陽路)設立“株式會社日本蓄音器商會臺北出張所”,開始在台灣銷售留聲機和唱片,並展開錄制台灣音樂的工作。 1914年,日蓄臺北出張所負責人岡本檻太郎帶著十餘名客家籍台灣藝人到日本飛鷹唱片,由美籍技師錄制客家採茶等台灣音樂,此為台灣音樂唱片錄制的開始。
日治時期,台灣還沒有錄音設備和製作唱片的技術,唱片錄制都必須乘坐四天三夜的船到日本,錄制完成的唱片再由台灣的唱片通路業者進口銷售。
這些唱片的原料成分為洋乾漆、松香、炭精摻和黃土,遇熱就會呈黏稠狀,當時台灣唱片業者於是回收二手唱片,加熱後還原成黏稠狀,放入刻上新曲目的印模後送入壓片機加熱壓制,即“翻制”完成一張78轉的“洋乾漆黑膠唱片”。直到1945年,78轉才改為45轉,1957年葉進泰先生研究出一種變速器,可以調整唱片的兩種轉速,製造過程完全“手動式”,生產速度慢,且破損率相當高,到了1962年才有“油壓半自動機械”,唱片原料也改成乙烯樹脂,良品率才大大提高。1963年,葉進泰先生又研發可以發出立體音效的唱片,並錄制了第一張由台灣人自己錄制的立體身歷聲唱片《孝婦淚》。
在1970年,錄音技術從單軌單喇叭進步為雙軌雙喇叭,唱片業也重新洗牌,必須再投資更新更科技的設備,否則就必須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60年代,台灣只有兩個唱片錄音處所,一個是中廣,一個是南海路上的美國新聞處,當時的合眾唱片公司老闆陳萬隆先生有一首歌找來當年最紅的美黛錄制,就是由葉和鳴老師向美國新聞處借來錄制的。1969年,日本AKAI發明錄音機,內有匣式錄音帶,才兩年,1971年日本又研發出更小規格的卡式錄音帶問世,當時的音響設備都有放置卡匣兩種的設計。
80年代,錄音技術從類比雙軌錄音走向數位多軌錄音,錄音不受通信電路及錄音介質內雜音及幹擾之影響,放送之聲音也不會失真,所以1978年數位錄音唱片問世,並已經進口在台灣並普及在運用及銷售了。
自學成才的混音大師
陳建平的音樂夢想,從18歲在樂隊任主唱兼吉他開始,不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找到一台手提錄音機把樂隊表演的演唱過程.錄了下來。“我真恨自己耳朵太好,錄出來一聽,怎麼那麼難聽啊,真是不堪入耳,從此我就再也不唱了!”陳建平笑著說,因為這個經歷,又這麼喜歡音樂不能放棄,他決心開始學習唱片製作及錄音混音技術。
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還沒普及的使用電腦更沒有網路資訊,學校也沒有錄音相關專業課程,他想學習錄音技術,也不知從何著手“那時台灣只有七家錄音公司,但這項技術是絕密的,傳內卻不傳外,所以沒有人要收我做徒弟。”陳建平說,
1977年(19歲),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臺北音響展松山機場展覽廳,碰到了 福茂工程公司張翼宇先生,經過他的指導及帶領,才是真正的進入到了正規的錄音技巧及知識,所以在摸索學習的道路上省走了很多彎路..然後又靠著在美國的二哥..帶回一些專業書籍..一邊對照書籍知識,一邊自己摸索,竟然也無師自通,自學成才。
1981年初當兵退伍回來的陳建平(23歲),動手在高雄蓋了自己的第一間錄音室,憑借著狂熱的工作熱忱和好的人緣,錄音室也開始陸陸續續有一些小小的生意,“紅螞蟻合唱團”紅極一時的金曲《愛情釀的酒》就是在他的錄音室灌錄的。
陳建平說,早期台灣的錄音室分成兩大類,錄國語唱片的是冠音,白金,成功 ,大直
錄閩南語音樂的錄音室是佳聲,和鳴,樂韻
劃分得很清楚。這兩種類的音樂都是我很喜歡的,無論如何一定都要能夠錄到,因此他努力的工作去吸引客戶,常常三層的錄音棚同時開錄,成為了眾多詞曲作者,製作人和樂手的聚集地。
其實,在他的高雄錄音室裡,比《愛情釀的酒》還早“誕生”的,不乏後來成為台語歌曲天王級人物-陳一郎。那時候還沒有成為大歌星的他還在唱著“那凱西”式的翻唱錄音帶,沒有屬於自己的歌,唱著一曲曲別人的歌。模仿著葉啟田的唱腔,二年的翻唱歲月之後,這位羞澀的年輕人,就被唱片公司看中,幫他做了大製作,找到了邱芳德老師做了行船人的純情曲,從此就一炮而紅,也成了閩南語的天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第一次上電視節目錄影, 螢幕前面遭遇NG,還靦腆地吐舌頭。
雅弦錄音室在臺北的輝煌時期
要做好的音樂,當然要去臺北。1983年(25歲),初岀矛的陳建平帶著更大的音樂夢想北上,在臺北市八德路四段,24歲的他裝修好第一間雅弦錄音室,而當時的臺北,還有另外八家錄音公司。不過在短短一年之內,雅弦錄音室就擴充到三間,然後就又慢慢的增加到了九間
沿襲自己一貫的風格,陳建平的雅弦錄音室所接的Case不論國、台語,A、B版,民謠、古典都不拘,在所有的錄音室中堪稱業務面最廣的。當時的雅弦擁有全台最齊全的錄音設備,混音台包含有SSL 9000 J的超級混音台,當然也包括有全數位式的混音台NEVE Caprican,還有專業的CD-Mastering Studio以及做DVD的 Authoring Studio。“以前沒有電腦,錄音沒現在這麼方便,當時雅弦錄音室裡的一套標準設備,價值相當於一套房子,硬體條件很OK。當時台灣有兩家代理錄音設備的公司,福茂和鴻越,可以從他們那裡買到世界最頂尖的設備。”陳建平說。
雅弦錄音室也因此迎來送往許許多多大歌星,有國語的,也有台語的,成名前後的他們,都在雅絃留下聲和影。比如童安格的《其實你不懂我的心》,薑育恆的《一世情緣》,文章的《古月照今塵》,潘越雲的《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千百惠的《想你的時候》及《走過咖啡屋》,台語則有葉啓田《愛拼才會贏》,陳雷《歡喜就好》,陳盈潔《鳳飛沙》……多得數不過來。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就是雅弦錄音室開到九間的鼎盛時期,“你問我為甚麼雅弦可以在當時做那麼大?其實我是運氣好啦,那些歌王歌後,錄一首紅一首,唱片在市場上很暢銷,口碑就慢慢做起來了。我帶了很多徒弟,錄音的事我很多都交給他們去做,我自己專注做混音,當然,我也怕自己脾氣不好,錄音的時候得罪人,哈哈!”
陳建平所說的徒弟,的確也有好多好多,在他做音樂的路上,在雅弦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參與者,在北京樂家軒也訓練了一批錄音師,現在也都成為一線高手
台語歌壇的那些人、那些事
雅弦錄音室在臺北順風順水的那些年,正好也見證了台語音樂的鼎盛時期,大約從1981年到2000年的二十年間。相比現在一台好的電腦、一支好的麥克風和麥克風放大器,就可以在家完成過去在錄音室裡的工作,當時的錄音室對於歌手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場所,經過一道道製作工序,才能讓音樂達到高品質。
射手座的陳建平,熱情直率容易交朋友,作為台語音樂製作的幕後掌控者,那些台語歌王歌後,都在他面前展示最不為人知的一面,自然也都成為了好朋友。直到現在,陳建平還能記得他們錄歌的癖好和特點,開心地回憶起往事,其中就包括了葉啓田、陳小雲、陳百潭。
“葉啓田是個很‘神經質’的歌手,他對錄制唱片這件事非常講究,甚至可以為了一句,來回折騰三天五天。錄完回到家,覺得不夠好,他會半夜再過來,把我從床上挖起來,所以給他錄唱片的那幾天,我睡覺都不敢太投入,就怕他臨時找我重新錄。不過不管夜再深,我都很樂意等他來。”陳建平說道,葉啓田不愧是歌王,不僅寫給他的歌好,唱法也很獨特,陳一郎出道之初都在模仿葉啓田的唱法。
“而陳小雲,唱起歌來超有自信,一開腔,就進入歌後狀態,當然她的實力的確很強,所以錄音很快,一張唱片十首歌,她兩三天就可以錄完,而且無懈可擊。”
天王陳百潭,在進入華倫唱片當製作助理之前就創作了很多歌,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推出來,直到他去了唱片公司,真正接觸到音樂製作,一首首歌才陸續得以問世,並且很快就造成轟動,大家就都知道他了。那時候台灣的版權制度開始萌芽,陳百潭首先站出來建議歌曲不賣斷,而是採用使用一次付費一次的方式,所以他被很多唱片公司封殺。後來吉馬唱片建議陳百潭自己唱自己創作的歌,就這樣,他成了天王製作人,跟陳建平合作密切,所有專輯都在雅弦完成。“他也是快刀手,錄很快。去年底百潭老師在大陸出的台語新專輯《贏是咱的名》,也是我們合作的。”陳建平介紹說。
多元化是未來音樂的出路
MP3技術的發展及網路下載開始流行, ,導致台灣唱片市場萎靡,2003年,陳建平毅然關閉在台灣的所有錄音室,踏上大陸尋找新的市場。他在北京打造了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基地樂家軒錄音棚,不久就趕上了2008年奧運契機,《北京歡迎你》《我和你》、等熱門的奧運歌曲,都是在陳建平的錄音基地錄成的。後來因為某些因素,離開了北京樂家軒...近幾年陳建平轉戰福建廈.漳.泉地區,此番受泉州仁建集團總裁郭東聖的邀請製作閩南語選秀節目,陳建平召集了一批台灣閩南語歌曲大師,又重新接觸了閩南語音樂,
節目做完之後就落戶廈門,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錄音棚,繼續為大陸的閩南語音樂提供豐富的工作經驗
現在許多人有疑問,到底是數位錄音好還是傳統錄音好?陳建平肯定地說,數位錄音好。“錄音的過程,最早是靠磁鐵放電,經過一系列的轉化才完成的,在錄音帶裡面往往能聽得到磁帶跟磁頭接觸後產生的噪音,通過降噪系統後的聲音其實會有扭曲。現在很多人在說黑膠唱片好,抬高價格,其實這是在騙外行人。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有的人說數碼錄制的聲音不夠甜美,其實人聲本來就不是那樣的,反而是經過了處理才有那樣‘甜美’的效果。”
數位錄音最主要是局限於,當初CD的制定規格..
那時候電腦的技術還沒這麼成熟,所以呢只制定了 16bit 44.1k..這規格一直延續到現在..
如今在母帶錄製上 24bit 192k,384k 都已經很成熟, 如果在播放機上能有所要求..所呈現出來的聲音絕對是比以前類比類比的規格高太多了...
我自己有玩過所有的這一些設備,更有實際的工作歷程總結出來的結論..數位的錄音一定比模擬錄音要好.
這15年來整個音樂的市場,因為版權意識的薄弱,造成的不成熟的商業行為,大家都養成了音樂下載是免費的,因此所有的音樂工作者都是苦哈哈的..
但是有一個現象是蠻好的..歌手開始..很賺錢..現場演出的市場..慢慢在擴大..這是一件很好的事
版權的制度也在慢慢建立..這樣子從事音樂工作者,才能享受到應有的報酬..在音樂的要求上,也才可能得到品質的保證,希望在不久的未來,音樂工作者的春天又來了
音樂就是這麼的可愛,這麼的迷人,這麼多人狂熱地喜歡它
資料提供者 / 陳建平老師 於廈門2015年5月
(小檔案) 陳建平 簡歷
臺北 雅絃錄音公司 董事長(1983-2004)
北京 樂家軒文化傳播公司 董事副總經理(2006-2009)
深圳 先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2009-2014)
廈門雅絃錄音棚 董事總經理(2015)
錄音師,混音師, 製作人
1976年起從事音響工程 & 唱片錄音製作至今, 已擁有40年經營錄音室之資歷,是華人發燒音響與流行音樂之先鋒,一直保持著對音樂的執著,對聲音的挑戰,用極盡奢華的態度,錄製了極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超過2000張唱片專輯,素有臺灣“第一金耳朵”的名號
(錄音製作 與 縮混的作品列舉代表作)
紅螞蟻合唱團-愛情釀的酒
童安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薑育恒-一世情緣
文章-古月照今塵
林良樂-冷井情深
潘越雲-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千百惠-想你的時候,走過咖啡屋
張浩哲-再回到重前
葉啟田-愛拼才會贏
陳雷~歡喜就好
陳盈潔-海海人生,風飛沙
張靚穎《畫心 》
奧運歌曲《北京歡迎你》百名歌手
奧運歌曲《we are ready》成龍
奧運歌曲《站起來》成龍
奧運歌曲《為生命喝彩》劉德華 周華健 謝霆鋒 容祖兒 孫悅 汪峰
奧運歌曲《難說再見》成龍、劉歡、劉德華、周華健
四川賑災歌曲《生死不離》成龍
劉家昌 老師 (今夜我想喝醉 專輯-2011)
楊璟 老師(音樂.時光.鼓浪嶼 專輯 -2014)
陳百潭 老師 (贏是咱的名 專輯 -20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