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宣佈要轉型專任文化主題園區規劃業務,接到不少同業顧問朋友來訊希望結盟合作,當然我很樂意,本來我就是在找可以截長補短的搭檔,相輔相成,共創大業,所以抱著很誠懇態度與對方一一相約見面深談。
【眼高手低會一事無成】
我的商業模式已確定,邏輯很清晰、很簡單,行銷對象設定明確,顧問合作分工職責也各有區分及定位,所以,這事非常簡單,合者則來,資源互補,皆大歡喜。
感覺有些顧問太眼高手低了,就是把事情搞複雜化了,有的說「只做這個太沒經濟效益了」,所以畫了好大的餅,我的天啊!你跟我就兩個人,你以為我們是大企業啊?你有沒有聽清楚我的計畫?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有沒有在聽!有沒有在聽!
不是我沒野心,不是我不想大賺,是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再則是不要貪心,很多顧問朋友都有一種錯覺,當別人敬我們是老師後,就自以為是「無所不能」,甚至不好意思承認自己不懂的領域,老是大言不慚的告訴客戶「這個我會,那個我也會,我都可以幫你」。真的不要這樣碰風。
【不懂的領域不要騙人】
讓我再說清楚一些,我的服務主軸是要幫企業規劃每一家企業都需要的「企業文化主題館」,這是很單純的提議,只要是想要永續發展的企業都可以思考去做。
企業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主題館,意義很大,裡面有自己的創業故事、創業歷程資料,商品發展記錄,創辦人自己身以為傲的理念與使命感全放在這裡面「永久展示」,讓員工、家人、供應商、經銷商,尤其是開放給消費者參觀,必定可以讓企業形象大大加分,蓋這個館不是開銷,而是可以創造業績的一個專門店。
我的規劃服務項目很單純,我不會去做其他我不懂的領域,例如財務、電商、環保認證,我只會幫企業規劃「企業文化主題館」。
【尊重專業是一種修為】
很多老闆在看到顧問提出的規劃草案後,就自己搞了,說起來似乎在偷顧問的點子,我認為這是顧問本身的東西太簡單了,也怪不得人家哪麼容易複製。
我的創意與資源全是幫企業量身訂做的,那是無法複製的規劃範疇,例如以下15項:
- 1. 園區項目元素規劃
- 2. 感動的農村文化故事
- 3. 感動的地域文化故事
- 4. 景觀與聯想的魅力元素
- 5. 原味與歷史的發揚光大
- 6. 聯外交通導引規劃
- 7. 原味餐飲規劃
- 8. 文創商品之引進與規劃
- 9. 最省錢的裝潢設計規劃
- 10. 財務評估與操作
- 11. 行銷運作策略
- 12. 精緻農業的引進與種植
- 13. 園區產銷流程及物流
- 14. 運營規劃與執行的指導
- 15. 其它須考量實際資源的創意發想
不管我怎麼警告,還是有老闆會自己亂搞一通,這沒辦法,我不覺得老闆花不起顧問規劃費,這是理念問題,為何真正受人尊敬的老闆不多,就是因為理念出了問題,真正專業的東西都不是可以複製的,還是要尊重人家的專業,別人也才會尊重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