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好多合作很久的夥伴。人家都會好奇:為何可以合作這麼久?關鍵在哪裡?在我說答案前,可以反向思考:人與人的合作為何不能長久?原因都在哪些?利益分不平?認知不同?溝通不好?

 

【口不出惡言免得口臭】

     有位製作人是業界有名的難搞,沒人可以跟他合得來,因為他有一張臭嘴巴,罵起人來很難聽,也毫不留情;說好聽,他是位「嚴師」,說難聽是「孤傲自大」,老實說,跟他一起常常很尷尬,因為他在罵人時,我也在旁邊,人家可能當我是「黨羽」,搞不好也認為我是「同類」。

但我始終認為「我只是跟一個人的優點合作」,至於他的缺點「就忽略些」,不要老是在想著他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然後就開始找理由「退出」。

我在演講前都會向台下宣示:「你們要用心去發掘我的優點,不要只想抓我的缺點,抓我的缺點很簡單,最難的是學習到我身上的武林絕技,這難道不是你今天來的目的嗎?」

當然可以說別人的缺點,可是要留點口德,不然會傷到自己,成為一個「口臭」的人,況且自己就很完美無缺嗎?你不怕人家反嗆:「你自己也不照照鏡子?」

 

【凡事都先檢討自己】

我每次跟別人發生不愉快時,我已經很習慣「先自我檢討」,一般人則是先抱怨對方,都是對方錯了在先,真的,這是一種習慣。

有次我去演講,一進門看見台下座位排的很不符我的想法,就要求承辦人重排,這位承辦人的臉非常臭,事後還跟別人說我囉唆,而且很不認同我的意見,奇怪了?是我要演講,我當然有自己的風格,你要配合老師才是呀?怎麼要老師配合你承辦人?何況只是調整座位而已,又不是很困難的大工程。

這位承辦人應該是常常與人衝突,因為我這麼客氣他都不領情,很難相信他這種個性能夠給誰好臉色?

誰都有缺點,誰都會跟自己的思維有所不同,遇到了,要很正常面對,別出口傷人,應該先說「我很抱歉發生這種事,讓你不愉快了」,這是一種好習慣,也是要學習的修練。

 

【真心相處更長久】

話說我為何可以跟某一個人合作很久?有以下三個前提,1門當戶對的身份;2互相欣賞敬仰,沒有利益思考。3不會給對方找麻煩、讓人家為難。老實說,這挺難的吧?你是否認為這個朋友應該幫你,對你有益,才算朋友?可是反過來說,你是否對他有益呢?你是否會幫助他呢?老實說,你可以做到嗎?

具體來說,為何你們會處不來?原因1常給對方為難的要求或期盼。2老是有佔對方小便宜的壞心眼;3不能欣賞對方而常抱怨對方的缺點。4老是覺得自己很吃虧時。5雙方能耐有落差而不能協調時。

與人相處,最好是不要建立在財物交換的前提上,偶而可以,順便也好,真的不要有過度期待,更不要求回報,以免你倆的關係變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建宏領導者修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